上海艺术之旅

发布时间:2015-12-17浏览次数:21

近日银河线路检测中心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一行三个人,前往上海参观艺术览,这次行程总四天,共参观了五个展览,分别是疯狂达利艺术大展、十个杂志人展览、瑞士最美的书&瑞士海报展、张光宇艺术展、“想象突围现实”亚洲艺术作品展。展览的内容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指导。

一、疯狂达利艺术大展

在“疯狂达利艺术大展”展品涵盖达利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作品包括雕塑、绘画、设计和黄金制品等300余件艺术珍品。其中经典瑰宝作品更是频现真容,如早已蜚声海内外的雕塑《爱丽丝梦游仙境》、《抽屉人》、《时间的轮廓》以及誉满天下的经典设计《红唇沙发》等,以及首次来华展出的5*11米巨幅达利真迹——油画《意乱神迷》。

在外滩18号展览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可以看到达利的插画,这也是此次展览的目的之一,这与图形创意、商业插画等课程有极大的联系,无论是对以后教学的定位上,还是学生的绘画风格上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在K11的《跨界大师·鬼才达利》展出200余件达利的重量级作品,包括国宝级画作、设计及达利私人用品等。达利戏剧博物馆的15号厅[风馆]也将以原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在此也还了原来达利的平面设计师、广告大师和策划者的身份。

二、十个杂志人展览

杂志是视觉传达设计的一个重要应用媒介,此次展览在媒介与观念的映射下,探询一种年代意识与公众的共鸣,展示“杂志”这种现代意义的文化形态如何在趋平化世代启发构建而今的传媒文化,对于未来又将如何延续更迭这种影响。代表性地选择了十位与杂志紧密相连的人,这些杂志人游走于多重社会角色的夹缝中,促发了多元态文化,亦唤起对生活本身的感知与触碰,望这一侧面的梳理与思考有助于展开一个新的切入。

展览由此出发,透过九位青年艺术家——唐彦、Unitag、饭饭、陈立沂麟、徐鹏翔、王懿泉、周易、之间设计工作室、贾惠姝致敬十位杂志人创作的十件装置作品,将公众意识参与到作品中去。作品不限制使用材料,因各自对作品的解读而各异。杂志中标示性元素在作品中的解读与解构表达了对于时代的追溯,实现与生活中现实意义的对接。

目前杂志这一媒体所面对的挑战与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相仿,面对新旧媒体的更迭,我们将如何面对,这也为本专业未来的发展和课程的设置提供了参考。

三、瑞士最美的书&瑞士海报展

此次展览内容包括2013和2014年“瑞士最美书”大赛的获奖作品原作,评审团点评、获奖书籍的相关信息及精美的瑞士设计海报印刷原作。本次展览的瑞士最美的书充分感受“瑞士风格”书籍设计在设计、理念、制作的关注:对于编辑理念的开放度,完成实现设计的严谨度与制作品质意识的把握度,都有诸多看点,其普遍的优秀设计水准也反映出瑞士高品质的教育成果。

瑞士海报设计保留着平面的特质,其中包括解说性的风格与传统平版印刷手工艺手段应用,既传统又现代,简洁的形式、强有力的观念、客观性以及图文的完美融合,展现了现代平面设计的先锋视觉语言、创新思维、独特手法以及新美学运动方向的探索。

四、张光宇艺术展

展览分七个专题,多元立体地呈现了张光宇先生的艺术创作和历史地位,分别为:海上风情、时代新声、艺术战士、中国包豪斯、东方迪斯尼、新中国美术设计师、光宇风格。展览将展出张光宇先生的绘画、设计、插图、漫画、家具、动画等各类代表性作品300多件(组),其中包括《民间情歌》、《西游漫记》、《神笔马良》、《大闹天空》等,建构了一个博物馆级的艺术人文宝库,全面呈现了这位二十世纪艺术大师的时代、艺术与人生。本次展览也是张光宇先生的作品首次在上海完整展出。

张光宇是中国现代漫画运动中的旗手和奠基人之一,他同时在工艺美术、出版、设计、动漫、美术教育等领域均有很深的造诣。他是中国现代重要的艺术活动家、出版家,他在纷纭复杂的时代里的艺术活动,是研究1949年以前的中国现代文化史的一条线索;他是中国装饰性绘画的开拓者,标明了中国现代绘画发展的一个重要走向;他是中国现代设计和设计思想的开先河者,在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的许多领域硕果累累;他是中国动漫事业的先驱,引领着中国动漫走向世界。

虽然他完成了从现代主义艺术到后现代主义艺术过渡与延伸,但因时代潮流之变以及个人过早离世,没能让他真正的进入公众视野,同时也由于以往对于现代主义艺术的误解和排斥,所以他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表述中也是寂寂无名。

本次展览正是以“中国现代主义”为主题,一方面是要试图以现代主义的文化视角回望中国现代主义的发展道路,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学术观瞻,呈现中国式现代主义的创造标志张光宇先生的艺术成就,揭示这位被遮蔽的中国现代主义艺术大师的光辉。另一方面通过本次展览重新解读张光宇和他的时代,重估他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及其对中国现主义艺术与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五、“想象突围现实”亚洲艺术作品展

展览第一部分将聚焦白发一雄、田中敦子等一批活跃于二战期间的艺术家。他们致力于在画布与身体间构筑一种新的直接联系。

展览第二部分则将视线投向那些透过直觉和材料本身,去摸索自身与世界关联的认识论证明的艺术家们。呈现李禹焕和菅木志雄等“物派”艺术家的作品。并依据这一线索,带来刘韡、吕振光、名和晃平等一批亚洲当代年轻艺术家的创作。他们艺术理念中蕴藏着虽不如前辈明晰直接,却同样深刻可辨的,对当今物质世界与数字环境关系的思考。

展览第三部分,草间弥生、奈良美智、马君辅通过潜意识的图像,不定的形式,童稚及本土化的视角,即兴与看似不拘的涂鸦笔法,打开一扇从想象通往现实的窗口。本次龙美术馆亚洲当代艺术馆藏作品展,将从物质化的体验出发,通过强烈的环境性与时间性感受,未完成与即兴式肌理,激发观者全新的想象。

上海是目前中国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城市,她不仅是一个商业之都 ,也是一个文艺大都会,这次上海之行我们受益匪浅,不仅参观了众多名家大师之作,也让我们对上海的艺术设计氛围感触良多,这次展览对视觉传达专业的多门课程建设(如视觉创意、商业插画、书籍装帧设计、招贴设计、品牌视觉设计等)具有积极的影响,日后我们还将和上海的同类高校进一步接触,为专业发展和课程地图的建设提供养份。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