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场景化教学 聚力课程协同创新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开展新学期说课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28浏览次数:5006

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模式创新,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近日在书德楼三楼成功举办了新学期集体说课活动。本次活动由产品与时尚设计系主任杨洋主持,全体服装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共同为新学期教学和专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本次说课活动主要围绕场景式教学设计、教学思路与方法、课程考核方式、课程间联动展开。在说课过程中现场气氛热烈,老师们积极讨论,充分展现了服装专业教师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方面的积极性

黎珏辰教授在交流中重点分享了中西服装史课程的教学经验,并围绕教学方法优化提出创新方向。她计划在本学期调整教学策略,采用中西服装比较法开展教学创新,通过对比中西方服装在历史脉络、风格演变、文化内涵及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异同,帮助学生更系统地理解服装史论知识。这一教学方法不仅能着力培养学生的服装设计史论分析能力,更能打破单一地域的认知局限,有效拓展学生的设计视野。同时,黎珏辰教授还总结了过往史论课程的教学成果,并强调新教学模式仍将坚守“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 的核心原则,通过模型制作的任务训练引导学生在历史服饰文化与当代设计需求之间建立深度关联,让史论学习真正为创意设计赋能。

赵钰洁老师和程诚老师本学期担任了服装大四的专业课,他们结合求学与职场工作的经历,围绕学生学习现状、专业能力培养及教学方法创新进行了分享。两位教师一致认为,随着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发展,提出在课堂中引入AI工具的设想,希望借助智能辅助技术提升学生的设计效率,开拓设计思维,激发创意潜能。与此同时,杨洋主任强调,课程内容与教学成果的呈现应紧密结合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建议在教学中引入更多贴近行业的场景化应用环节,如服装陈列展示设计课程要注重等实践环节,让学生搭建真实场景,在真实情境中锻炼审美表达与空间营造能力

在后续的交流环节中,服装专业主任齐文东老师、宁静老师以及黄超伟老师分别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课程联动方面的宝贵教学经验。基于过往教学成果与行业发展趋势,本学期《人物化妆》《流行装设计与立体裁剪》《服装设计 1》《服装设计 2》四门课程将继续深化联动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将以学生兴趣为切入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与主动性,引导学生围绕市场实际需求开展作品创作,确保作品既具备创意性,又能贴合当下市场的消费偏好与应用场景。同时,课程体系将紧密对标行业对服装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通过系统化的教学内容与实践项目,重点锻炼学生的服装搭配能力、人物妆造能力以及创意造型设计能力,助力学生全面提升专业素养,成长为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服装专业人才。

最后,系主任杨洋再次指出,教学模式的优化不仅需要专业内部多门课程的联动,还应在系部层面推动产品设计与服装设计课程的协同融合。通过跨课程、跨领域的协作,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学习边界,全面提升其综合能力与创新素养,为未来专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