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模式创新,环境与规划设计系近日在书德楼三楼成功举办了新学期集体说课活动。银河线路检测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吴晓淇教授亲临指导,城乡规划和环境设计专业全体教师积极参与交流,系主任吴耀华博士主持本次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说课活动主要围绕场景式教学设计、教学思路与方法、课程考核方式、课程间联动展开,内容主要涉及“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学情学法”、“说教学过程”、“说课程思政”、“说课程特色”等方面。在说课过程中现场气氛热烈,老师们积极参与讨论,充分展现了环境与规划设计系教师在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方面的整体面貌。
城乡规划专业单冰茸老师《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就选用教材、教学主要章节、教学目标、教学手段、课程总结等方面加以讲解。徐游老师在《中外城市建设史》中强调思政理念,并就具体章节的教学方法、教学环节设计等细节进行了详细阐述。吴耀华老师的《城市设计》课程,着重强调了产教融合和产品思维理念。

单冰茸老师《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

徐游老师《中外城市建设史》
陈晓龙主任对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知识模块进行了系统深入的介绍。陈聪老师《设计基础》强调了设计与表达并重的课程设计理念,引入了OBE教学理念,助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陈晓龙主任系统介绍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陈聪老师《设计基础》
吴晓淇教授带领裴禹贺老师讲授《居住空间与环境设计》课程,就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了讲解,是传帮带课程团队教学的典范。在“教学分析”环节,裴老师就教情和学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分享了与之呼应的教学方法,如自主学习法、任务驱动法、直观演示法等,旨在提升学生理论结合实践能力及知识扩展能力。
蹇凯博士《工程软件应用设计》针对教学环节设计、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教学方法、创新理念、章节与课程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讲解,结合自身的课程性质和培养要求,强调从基础规范到高级应用、多软件协同、整合性设计等方面开展教学创新和教学改革。

蹇凯博士《工程软件应用设计》
交流会结束前,环境与规划设计系主任吴耀华进行了简要的总结,指出本次交流活动呈现了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老师们普遍关注到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着重关注了课程体系的高效衔接;二是老教师传帮带作用更加凸显,为年轻教师快速融入学科团队提供了保障;三是年轻教师善于吸收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倒逼年长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
此次说课交流活动,一方面可以避免在逻辑上有呼应的课程出现授课内容交叠、考核方式重复等情况;另一方面,通过“说课程”、“说教法”、“说章节”、“说学情”,让各任课教师不断梳理自己的教学思路,发现并改进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通过交叉式教学设计,实现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动,或通过双创项目、专业竞赛、项目孵化等方式,实现“1+1>2”的教学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