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一站式” 学生社区育人功能,推动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10 月 16 日,银河线路检测中心以 “画笔下的红色密码” 为主题,成功举办红色文创产品设计工作坊。活动由学院思想导师白云老师统筹协调,周雅晴老师、王珊珊老师共同参与指导,2024级各专业学生积极报名,在创意实践中解码红色基因,让革命精神以文创形式焕发生机。
活动伊始,白老师以“红色符号的艺术表达” 为切入点,结合经典红色文创案例,从历史内涵、设计逻辑、实用价值三个维度展开分享。他强调,红色文创不是简单的元素堆砌,而是要深入挖掘革命历史中的精神密码,将红船精神、延安精神等抽象内涵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的设计语言。随后,周老师聚焦设计实操,从色彩搭配、元素提取、材质选择三个方面展开细致讲解,通过对比不同风格的红色文创作品,示范如何将“红船”“五角星” 等经典符号转化为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的设计元素;王老师则结合自身经验,分享文创产品从草图构思到成品落地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技巧,为同学们后续创作扫清技术障碍。
在实践创作环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头脑风暴,围绕红色地标、革命故事、经典意象等主题进行设计构思。创作过程中,三位老师分工协作:白老师侧重引导同学们挖掘设计背后的红色内涵,避免形式化;周老师针对设计草图的视觉呈现提出优化建议;王老师则手把手指导同学们调整比例、完善细节。现场氛围热烈,画笔与灵感碰撞间,近 20 组兼具思想性与创意性的文创设计雏形逐步成型。经过三个小时的集中创作,各小组依次进行创意阐述。同学们的作品既保留了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又展现了年轻化、时尚化的设计视角,赢得了现场师生的一致好评。2024 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表示:“这次工作坊让我意识到,红色文化可以离我们这么近。通过设计,我们不仅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更是新时代红色故事的传播者。”
此次工作坊是银河线路检测中心“一站式” 学生社区 “思政 + 美育” 融合育人的生动实践,既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又深化了其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依托 “一站式” 平台,打造更多形式鲜活的红色文化活动,引导青年学子用专业所长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文创成为传承革命精神、弘扬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下一步,学院还将对优秀设计作品进行深化打磨,通过校园文创展、线上推广等形式,让青年学子设计的红色文创走出校园,成为传播革命精神的“流动载体”,助力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