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4日,澄迈县2022年文物保护宣传月活动&三亚学院银河线路检测中心学科建设暨品牌推广系列活动之设计文物板块如期在澄迈学宫博物馆开展。此次活动由澄迈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三亚学院银河线路检测中心、银河线路检测中心,海南省服装设计师协会,海南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办。由澄迈学宫博物馆,三亚学院南海地域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协办。
开幕现场嘉宾有澄迈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副局长周序克,澄迈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文物室主任符运涛,三亚学院银河线路检测中心常务副院长陈琳以及三亚学院策展专家团队杨洋、陈晓龙、兰华丽、郗瑞鲁和师生代表。
开幕式由澄迈文体局副局长周序克致辞。,周副局长表示澄迈县作为海南省文物大县,也是全国文物先进县,澄迈县将进一步利用历史文化优势,将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相结合,在此次文物保护宣传月中,通过设计文物等一系列活动,多方位向群众和游客展示澄迈的文物、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此来推动澄迈县文化+旅游的发展,周副局长指出下一步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文物修缮工程,继续实施文物+旅游活动,促进文化+旅游发展,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三亚学院银河线路检测中心常务副院长陈琳致辞,强调澄迈县2022年文物保护宣传月活动&三亚学院银河线路检测中心学科建设暨品牌推广系列活动涵盖设计文物、绘画文物、走进文物——研学游、文化遗产创意市集、解读文化遗产等多个板块,创意市集。所以整个六月我们都会安排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创意、研学等活动,实现让文物真正的“活起来”,展现我们的时代新风采。在这次活动中不光展现了澄迈县在文物、保护、旅游等方面中做出来的杰出贡献,又可以将三亚学院银河线路检测中心、银河线路检测中心专业建设成果推广结合起来。此次合作是我们一次全新的、完整的展现,希望今后这种合作与交流能更多起来,让我们学校的设计成果能更多的服务于乡村振兴、实现真正让文物“活起来”。
开幕式后,与会嘉宾签名合影,进行展览参观,此次展览围绕“设计文物”这一主题,主要体现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锦绣黎尚”、“绣的再造”、“焕然新生”、“静由慢生”,展览形式丰富,展品极具地方特色,既有色彩绚丽的黎族元素服装设计和精细巧妙的刺绣文创饰品设计,还有建筑规划和澄迈石石矍村古建筑群模型展示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受到了参观者的一致好评。
“锦绣黎尚”部分,杨洋老师给大家介绍了展示服饰作品的设计理念,结合黎族传统文化来进行的设计创新。为保护和传承黎锦技艺,杨洋老师带领银河线路检测中心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团队曾深入黎族村寨与各博物馆走访调研,对几百套黎族传统服装进行了测量、绘图及元素分析,通过将黎锦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结合,使其在传统文化语境中孕育出新的能量,从而获得在新世纪传承发展的能力。
“绣的再造”这部分,兰华丽老师是将少数民族的绣品进行再次加工改造成为文创饰品,如项链、耳环、胸针等,既美观精致又具有实用性。而这些绣片主要取自于破旧的民族服装,并对刺绣的部分进行了修复和再创作,这是一种“化旧为新”的设计方式,让旧物重新散发出生机。
“焕然新生”部分展示了环境设计专业持续对石石矍村的发展历程研究及设计思考,陈晓龙老师讲到:“设计通过一系列史料解读对现有建筑空间进行重新塑造,将石矍村的历史娓娓道来,火山石的建筑群、古老的柱础、石磨、古井,炮楼等等反映时代特征的实物和陈设,以一种比较真实的、观众可触摸体验的方式进行展陈。同时为了增加观者的观展兴趣,设置了有参与剧本VR体验。”
“静由慢生”郗瑞鲁老师讲到,从先秦至清代,中国民间传统器物的思想及理论,凝结着的造物设计思想,不仅知道了过去的造物、构建了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石,同时也启迪现代设计。设计通过中国传统艺术的整体性特质与延续性,将中国民间传统器物的思想及理论,凝结着的造物设计思想融入到作品中。
此次设计文物活动打响了澄迈文物宣传月的第一枪,为后续的文物宣传活动开了好头。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指导思想,通过资源整合、地方政府与高校联合办展等模式开展文物保护宣传月活动,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贡献博物馆和文化的力量,将对澄迈乃至海南的传统村落及乡村振兴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地域性示范意义。
图:张唯儒、谢德洪
文:金奕、李萍、白尚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