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疍家“非遗资源” 提升三亚“海洋”品格
2022年6月20日上午,我院冯建章博士与社会学院布乃青老师,深入三亚南边海路“疍家文化馆”寻找疍家文化中具有非遗保护价值的“非遗资源”。
三亚的源头是一个小渔村。三亚原名“三丫”。关于“三丫”的来历有多种说法,其中影响最大的说法,是因三亚河和临春河入海口形成了一个“丫”字。而历史上处于“丫”字周边的主要是疍家人。如果说三亚城市文化中的“海洋性”是从疍家文化开始的,一点也不夸张。
通过本次调研,通过与“三亚疍家文化馆”郑石喜馆长,以及黎亚转讲解员交流,找到了近三十余项有非遗价值的“文化”线索:1.三亚疍家女摆渡民俗;2.三亚疍家近海渔业捕捞技艺;3.三亚疍家渔具制作技艺;4.艇仔粥制作技艺;5.疍家棚制作技艺;6.棚仔艇制作技艺;7.三亚疍家饮食用具制作技艺;8.三亚“黎疍”物物贸易民俗;9.三亚疍家近海航海技艺;10.三亚缆垫缆节制作技艺;11.三亚疍家纺染织秀制作技艺;12.鸡屎藤制作技艺;13.鱼饼制作技艺;14.药酒制作技艺;15.三亚疍家鲜鱼汤制作技艺;16.三亚疍家谚语;17.三亚疍家禁忌;18.三亚疍家婚庆民俗;19.三亚疍家端午赛龙舟民俗;20.三亚疍家月子餐制作技艺;21.三亚猪脚姜制作技艺;22.三亚疍家咸鱼蒸肉饼制作技艺;23.三亚疍家婚庆小吃制作技艺;24.三亚疍家龙盘井传说;25.三亚铁灵树(厚壳红树)故事;26.三亚疍家渔货煮晒技艺;27.后海宝龟石传说;28.蜈支洲岛故事传说;29.三亚疍家海龙王信俗;30.三亚疍家流动酒席民俗等。
三亚市的文化包括雨林文化、黎苗回少熟民族文化、近海湿地文化、疍家文化、近海珊瑚文化等。疍家文化作为三亚重要的文化之一,至今只有“三亚疍歌”和“海螺姑娘”两项非遗保护项目。在未来的暑期时间,冯建章博士、布乃青老师以及三亚学院“非遗”社团的部分学生将会对疍家“非遗资源”进行搜集和整理。三亚疍家大量文化得以以“非遗”的样式进行保护河传承,将大大提升三亚市的“海洋”品格,将促进文创产业的发展,也将推动三亚旅游业升级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