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古村落,探寻热带气候风土奥秘
2022年6月31日清晨,我院吴耀华博士与陈文术副教授等课题团队成员,深入三亚市保平村进行调研,重点对保平村的整体空间布局、街巷空间与开放空间布局、建筑单体形态进行考察,并利用测试仪器对保平村典型空间形态的微气候数据进行了采集,并对部分村民进行了访谈。数据采集时间区间为8:30-16:30,数据采集累计时间为8小时。
保平村总平面图
保平古村山水格局典型,村内建筑遗产、历史文化遗迹分布集中、风貌较好。古村落选址极具特色,村内院落布局因地制宜,建筑外形独具特色,是崖州古建筑最有代表性、又最集中的古代民居建筑群;建筑风格是民族融合和中西合璧的体现,屋顶为“一剪三坡三檐”的接檐风格,民居建筑木雕、彩画、灰塑等工艺纯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本次调研活动是国家社科艺术学一般项目《传承热带气候风土的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策略研究》的系列调研活动之一。该课题针对我国当前建筑节能设计实践表现出的指标至上、技术拼贴、忽视行为节能潜力、注重技术性能忽视艺术表达问题、地域风土基因流失等诸多“物本”倾向的局限性,从建筑风土传承的视角进行节能设计研究,对克服上述局限性具有重要意义。海南建筑风土特征丰富多元,如黎族船型屋、苗族金字屋、汉族松散的院落结构、近代骑楼等,同一气候区域多元应对方式。课题团队将结合实测数据对具有气候风土特征的空间形态进行深入分析,对其气候适应性的智慧进行系统总结,以期为热带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