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我院人才培养质量,解决学生在专业学习、人文素养提升和职业发展规划中存在的困惑,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在冬季短学期里,我院特邀华南理工大学唐孝祥教授、王国光两位教授做了四场高质量专题讲座。讲座由银河线路检测中心常务副院长陈琳主持,2020级环规系全体本科生及部分专业教师参加。
2022年1月3日唐孝祥教授围绕“中国传统村落与民居”这一主题分上下午展开了两场讲座。唐教授首先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专业的基本情况和学科建设的成果,以及岭南建筑学派的形成、发展及代表人物。然后为我们讲解了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概况,并且展示了许多具有传统文化价值的古村落,从村落的选址布局、建筑形制、环境构建等方面分析,从中提炼出反映古人先民建立村落的价值观、思维观、宗法观、环境观、审美观。唐老师总结道:“中国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库和世界农耕文明的密码本,是中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聚宝盆,凝聚了中华先民的生活智慧和创造才能,从地理环境格局、生产方式格局和社会组织格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思维方式、社会心理和审美理想。”
讲座后半部分谈到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的发展方向时,唐教授特别提出村民是乡村振兴的第一主体,要加强村民的身份认同,并且要积极解决产业结构失衡,特色产业缺失;生态亟需修复,人居环境恶化;人才劳力外流,文化传承断代;法治德治滞后,社会治理松散这四个重要问题。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和乡村振兴时代课题,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挖掘、整理和展示中国传统村落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存在和丰富性发展贡献东方文化智慧和中国精彩范本。
(唐教授与我院师生在会议室聊天区热烈讨论)
讲座尾声,唐教授与我院师生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针对学院师生提出的问题作了耐心解答。
2023年1月9日、11日上午,王国光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人居环境设计方法”的主题讲座。首先,王教授阐述了居住空间的概念和演变发展的历史,进而推进到城镇的规划,以及不同功能的建筑设计,王教授总结到“人们总是根据自然、社会可能提供的物质、技术条件,去构建适合其生活方式的空间环境。”并且结合现代社会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我国地域性建筑的环境整体观,并且引用大量经典的案例高屋建瓴地讲述了现代建筑大师的环境整体观和历史局限。由此得出了基于自然环境的整体设计原则、基于人文环境的整体设计原则、基于技术环境的整体设计原则。
在接下来的讲座中,王教授特别针对我院参加设计竞赛经验薄弱的情况,真诚分享了自己带学生小组参加竞赛并且获得国际大奖的成功经验。从创新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技术价值四个方面阐述了参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切实提升了我院同学的参赛热情。同时,王教授以获奖方案为例具体的讲述了参加竞赛的方法与技巧,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多角度地提供了指导帮助。
互动环节,在座师生纷纷提出自己的问题与思考,王国光教授进行了精彩而详尽的解答,并对我院的全体师生表达了热切的贺忱与期许。
(王国光教授与我院师生交流讨论)
至此,我院城规系的专家讲座系列活动即将步入尾声,同学们不仅听讲座,还认真做笔记,并且完成了相关主题的论文撰写,每个人都有满满的收获。
以下是同学们听讲座的感想:
非常有幸聆听了唐孝祥老师和王国光老师的讲座。老师们以丰富的阅历,幽默的语言,将枯燥的专业知识娓娓道来,使我深受感染,深受启发。对于初出茅庐的我们,在大三这个关键的阶段指导我们明确了可以奋斗的目标。真是“听师一节课,胜读十年书啊”!
两位老师从专业知识、调研实践、案例分析、专业竞赛等多方面给我们讲起,让我有了多方面的提升与认知,对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价值观、思维观、宗法观、环境观、审美观和乡村振兴有了新的认知。对民居建筑的学术研究、保护利用与创新有了很多的了解。在案例分析中老师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设计原理,创造功能的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等多方面为我们深度分析了一些优秀建筑案例。并讲述了专业竞赛方面的知识,注意事项,参赛方式等内容。在讲座最后老师们认真的回复了我们的一些疑问,使我们对该专业,行业有了很深的认识。
这次讲座对我来说受益匪浅!万分感谢各位老师!
——曹岸博
本次冬季短学期,学校为了拓展我们的知识面,让我们有正确的学习方法,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的名师,举办了专业的学术讲座,我从中开阔视野,学到了平时所不了解的知识。
带领我们学习的唐孝祥教授,以中国传统村落与民居为切入点,来学习中国传统村落的智慧传承和中国民居研究的发展历程。
从传统村落的传承来看,主要从传统村落的保护、价值观、思维观、宗法观、环境观和审美观来进行讲述,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则是中国传统村落的审美观,其中,教授主要以客家围楼为例,使我明白了同一民系的建筑造型因时空特点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比较明显的就是“赣南围屋”、“闽西围楼”和“粤东北围垅屋”之间的造型区别和风格差异。
从中国民居研究的发展历程来看,主要分四点:前言、民居建筑学术研究、民居建筑保护利用与创新、民居建筑学科创新。就我自己的理解来看的话,这节课唐教授主要讲了中国民居研究过程中,一些杰出的人物与事迹,以及中国民居建筑的发展史,拓展了我对于这一类知识的了解,认识了很多相关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的建筑师,而我们如今民居建筑学科的日趋成熟,民居建筑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民居建筑影响不断提升,都离不开这些前辈们的努力探索与经验。
总的来说,学校开展的这次讲座,教授所传授的知识,就我自己而言,是很不错的体验,不说全部能够听懂和吸收,但还是能为我今后的学习提供一些经验和帮助。
——薛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