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持续推进学科团队与平台建设,逐步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
吴晓淇教授牵头,吴耀华博士负责的环规系科研团队,共计七位老师,完成了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委托的“国家公园文化旅游发展研究”课题。课题期间多次深入海南热带国家雨林国家公园区域,对昌江,白沙等国家公园入口社区进行入村调研,绘图,完成调研报告10万余字,顺利通过由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组织的两轮专家评审。
南海地域建筑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科研教学活动两相长,成为我院靓丽科研名片,取得明显社会效益。
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响应国际设计岛建设工作。积极组织各项比赛,包括2022年全国工业设计大赛海南赛区、第一季天涯文创设计大赛、2022第二十六届中国·三亚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婚纱礼服及婚礼场景设计大赛——银河线路检测中心第十四届“三亚的冬天”。全面拥抱本地企业的需求,本学期学院走访多家本地设计院、设计企业,与天涯海角景区和槟榔谷景区建立了良好的互作关系。
风景园林18级同学参与“第三届东方创意之星设计大赛海南赛区”设计比赛,1名同学获得银奖,2名同学获得铜奖。风景园林专业专业学生参加“首届三亚南山大学生园林设计竞赛”,2名同学入围。利用共同参赛平台,与海南大学风景园林专业达成“多校风景园林专业联合毕业设计”意向。环境设计专业和城乡规划专业19级、20级学生参与国青杯设计大赛。
2022年,我院学生谢德洪论文《原型分析与重构—儋州那大基督教堂建筑群的研究》成功被录用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年会暨学术讨论。
基础教学部一年级在2020年12月海南省教育厅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大赛获奖证书
三、积极响应学校要求,申报数字化课程项目
积极推进学校的数字化课程建设。学院最终申报第三批数字化课程建设项目18项,“四新”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8项,中青年教师专项培养项目(教学类)1项,通识教育国际化对标课程数字化建设项目2项,课程考核改革试点项目18项,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项。风景园林专业获批学校 “一流本科专业特色建设资助项目”风景园林专业下学期将着力打造“滨水景观设计”为省级精品课程。
四、以专业评估为契机,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
对标教育部本科专业类教学评估标准,应对学科发展与行业需求。组织三个专业教师就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重点对行业需求以及同行专家进行了走访和咨询。风景园林专业利用线上平台,先后就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同济大学刘滨谊教授、浙江农业大学金荷仙教授、南京银河线路检测中心刘谯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徐迎春教授、海南省林业厅李霖明高级工程师进行咨询,获得宝贵意见。同时先后走访或线上调研行业企业8家,例如重庆风景园林研究院,四川蜀汉生态环境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海南三亚新大兴园林股份有限公司等。
五、积极推动专硕点建设,科研成果迈入提“质”的阶段。
本学期环规系教师共发表D级刊物以上论文5篇,其中D级1篇,B级2篇,A级2篇。专业教师获得国家级奖项2个。
陈琳博士于2022年12月5日在海南省土木建筑学会年会上作题目为《城市更新·城市融合下海南传统地域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大会主旨发言。
王胜男教授主编《世界园林发展简史》一书,已和北京大学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预计明年10月出版。陈琳博士牵头,环规系教师共同参与《海南传统民居分类保护利用技术规程》起草.
六、校企合作:
由三亚学院银河线路检测中心和澄迈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合办。多学科眼中的澄迈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振兴”文化遗产沙龙论坛顺利在澄迈举办。南海地域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科研成果《石矍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再利用》在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澄迈学宫展出,吸引大量游客及媒体采访。